中国桥梁制造业将往何方
7 W, I, R" F e( E9 ]! ~: _! Q! D 文/刘正光
, Q+ u5 u2 Z2 t* m$ W, W 时近美国总统大选,在失业率高涨下,“生产外包”(outsourcing)一语,是两名总统候迭人和政客谈得最多的话题,而“中国制造”这个词语更是被拿来大做文章。' L1 w; Z( x; ?$ E/ `. {
美国旧金山正在建造的新海湾大桥预计于2014年2月完工。美国桥梁公司(AmericanBridgeCompany)和福陆(Fluor)联营体为总承包商。通过招标,大桥主钢箱梁和桥塔由中交集团旗下的上海振华重工承包。振华重工在保证高质量的前提下,提前5个月完工,也让美方节省了4亿美元。5300吨钢构件先后由海路运到美国完成安装。但美国制造业联盟不满中国企业参与新海湾大桥,强说这打击了美国“2500个工作机会”,在大桥收费站旁展示了一巨型广告牌,上面赫然写道:“海湾大桥,100%外国钢铁。”8 U$ n3 ^, v# L4 ?
美国加州交通局发言人对此否认并指责其过激言行。% }3 W$ {( a& I( Z, S
本文不想讨论“中国桥梁企业是否抢尽美国桥梁企业工人的饭碗”问题,而是想通过这事件,探讨中国桥梁制造企业参与海外桥梁市场竞争之现状与发展方向。
; r+ T/ o4 v9 w6 F& h 香港特区政府在1997回归前,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整体建筑界,包括与桥梁工程有关的承包商、材料供应商和工程咨询公司均可公开、公平地面向世界进行招标,其效果良好。在这个过程中,香港吸引了若干世界顶尖级的公司,带来了新知识、新技术,大大提升了香港建筑业的水平和竞争力,让香港建筑业大大开了眼界。( _. G7 A/ L* v% J
香港青马大桥,是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双层悬吊桥,也是通往机场干线的重要路径。主跨为1377米,其初步设计单位是香港特区政府下属的路政署、规划署和运输署,其后的详细设计和建造工程由路政署负责统筹。参与详细设计投标的顾问工程师事务所和参与投标的承包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11家国际财团联合体,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西班牙、日本、丹麦、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内地及香港等。建筑材料是由承包商负责,其中重达50000吨的钢箱梁的制造,由英国、日本各占50%,而钢箱梁的组装则在中国广东省沙田镇完成,再用船运到香港现场吊装;重27000吨的镀锌高强度钢丝由英国供应;用于人行道和栏杆的6000吨副钢则由韩国供应,不锈钢由澳大利亚供应。
$ O2 H( D8 f, M7 e L 青马大桥的施工人员由来自20多个国家的1800人组成,虽然是以香港工人为主,但施工团队也活像一个小型联合国。当时也有人认为,引进劳工会影响本地工人的就业机会。但事实上,有些工作,如钢结构焊接、空中编织钢缆、高强度混凝土的混合及现浇和钢桥面铺装等,本地工人或因数量不足,或因技术水平不够,不足以应付。相反,外国人的施工技艺给本地工人创造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使他们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所以其后建造的汀九大桥、昂船洲大桥和西部通道等,香港工人都应付自如。同时,本地工程师也受益匪浅,专业水平也得到提升,他们从懵懂到明白,从明白到精通。在后来他们参与的台湾高铁、润扬大桥、苏通大桥等项目中,均有所表现。并进入国际市场一展身手,如美国、中东、越南、马来西亚等。最近英国开始兴建福斯新桥(ForthReplacementBridge),参与设计投标的顾问工程师事务所,香港已占两家。而中标联合体采用了香港顾问公司设计的跨度为650米的三单塔、两主跨的斜拉桥。如果当年香港桥梁市场不开放,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收获呢?
! }# o. `4 x' v- R7 n6 D! P+ u 近年来,我国桥梁建造企业参与海外工程渐渐增多,以自身的实力打入非洲、中东、东南亚,甚至欧洲和美国等市场。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分到一杯羹,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这次发生在“美国海湾大桥”的对抗中国制造之钢铁的事件,纯属个案。相信在选举过后,自然会淡化。但此事应该令我国桥梁界有所反思,同时也要在机遇到来时具备危机意识,我国桥梁建造企业应如何面对类似问题?危机:有“危险”必有“机遇”,如何利用机遇又如何直面危机?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8 Z! ~5 ]$ l( |/ }& S& ]; }& G
很多人认为,外国人来中国采购货物或制造成品,皆因便宜。相对外国,中国人工成本低、工厂地价低、材料相对便宜,成品价格自然便宜,这是事实。那么,我们除了以上的价格优势,还有什么优势?我们还能培养或挖掘出那些优势呢?
& o4 T: E5 H& H% \1 A 回顾历史,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衰退,需要大量出口货物来提高国民经济。当时日本人工低廉、材料平价,因而制成品价格低,平价货大量出品,争取了外汇,提升了经济。但产品质量不佳,使用期短,不耐用。所以有“日本货,迟早丸”的名声(因日本的船只多命名为“xx丸”,影射“日本货,迟早完”的意思)。但日本其后大力推行“品质控制”和“质量圈”,如“新力”音响、“丰田”汽车等。大家上下同心,提升产品质量。现在日本货虽然价钱并不便宜,但买的人不少,因为大家相信日本货的质量。这是一个有关质量与价格的例子。, @: W$ S" ^4 [" o
近年来,中国桥梁垮塌事件屡见报端,桥梁的质量问题被大众指责。其实我国有很多金牌桥梁制造厂能生产一流质量的产品,如山海关桥梁厂当年承制的苏通大桥和香港昂船洲大桥的钢箱梁。这两座主跨都超过1000米,分别为世界第一、第二的斜拉桥。山桥十分重视这两项工程,特意指定两个厂房更新设备,分别为这两座大桥服务。苏通大桥的设计寿命为100年,而昂船洲大桥则为120年,所以设计构件及细部结构并不相同,焊接之细节及要求也不相同,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高,都超过了一般产品的标准要求。为此,厂方为工人作相应培训,加强工人对安全和质量的意识。也和内地及香港监理工程师沟通,订立严格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当然在磨合期发生不少问题,但大家都对工程有敬畏感,并从中学到了东西,提升了技术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解决问题,顺利完成了工程。在工程期间,笔者和路政署业主曾到厂房参观过,听监理工程师现场讲解,亲自检查成品时,其产品质量让我们刮目相看,由此大大改变了我们对内地钢箱梁厂产品制造能否达标的疑虑。其后在不同场合,对外国的桥梁界,我们也极力推荐这家工厂。
; F1 A0 r# n2 e6 L7 s, v, g4 S 在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工期,加州政府和总包商,在开工前对中国生产的钢箱梁品质亦有所保留。派出很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到振华现场,从基本工序到构件拼装都积极指导和严格控制。对不合格的制品,当场立即拒绝收货。这不但使振华提升了专业水准,使业主获得了质量合格的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项工程,振华制造的产品获得了美方业主和顾问工程师的良好口碑,大大提升了我国桥梁制造企业在外国的地位和竞争力。而未来大家在投外国桥梁制造标书时,将不再以价钱为主要切入点,而以“质量第一,价钱相宜”为口号。这应是我国桥梁制造企业的目标。
* V: q d1 j$ |+ G9 s6 g, A 很多人都着眼于振华成功制造美国海湾大桥钢箱梁的成绩,往往忽视一些成功的幕后因素。美国自旧金山金门大桥建成后,多年已没有什么大桥项目,因而缺乏能制造大型钢箱梁的厂房和设备。要建造当然要花时间和金钱,而完桥后又如何安置这些设备。振华在上海生产基地面积大,具有重型装备制造机械,钢构件可在上海完成大部分工序,使留给美国现场施工之工序尽量减少。可保证质量和控制施工期,振华又提供全套服务,甚至运输构件的货船,施工临时桥和现场吊重的起重机,为总承包商解决由制造到现场架设的所有问题,减少很多临时性的投资。这是一般桥梁制造厂不能提供的服务,但却变成振华的优点,这也有我国桥梁制造企业的优点,理应多多发挥。(详见本杂志2011年9月1日出版的总第6期《钢铁之战》)$ E! n* W& v- \
“质量第一,价钱相宜”,会是成功走出国门的主要因素,但订单或工程合约都是来自外国,这是相对的被动行为。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订单,我们要主动出击,由被动到主动,争取更多机会。
6 z) A/ p8 F' k& H0 M4 w. A( J) b 当前全球经济放缓,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面临压力不小。很多欧美国家和他们的地方政府都相对缺乏资金,没钱投资,尤其对基建项目影响较大。要促进经济稳健增长,还需要持续发展,所以城区改造、交通基建项目、小市镇发展等,都列入应对经济放缓的有效措施。因而有些政府把一些过去应该由政府财政负责的基建工程,包装成招商项目,希望利用民间资本,通过兴建这些项目,去刺激经济。
, O! k) ^3 L2 \. Z5 D4 t! h. r# e 为了参与这些基建项目,民间企业可组织联合体,通过不同渠道融资,自己找顾问工程师事务所做详细设计,联合体成员当然也包括承包商。实力强大的联合体中标的机会也比较高。有些基建项目是“设计和建造”(DesignandBuild)形式,由联合体和顾问工程师合作做设计和建造。这都是我国桥梁制造企业的好机会。8 L3 j8 p% c* f4 Z7 J- _4 ~) Z1 u
这些私人投资项目,自然是有危机的,但也可以变为我国桥梁制造企业的机会。他们可与有关机构,组织有实力的联合体,向银行融资。同时组织有实力的内地咨询公司或境外顾问工程师事务所,参与设计事项,再联合高水平和质量信誉高的承包商。当然最好吸收当地承包商作分包或参与工作,因在外国很多任务都要有相关工种的工会会员才可以承建,继而参与投标,成功后便顺理成章地参与基建项目。因这是外来投资项目,“中国制造”自然不是问题,发展这个工程项目,还可给当地工人带来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
6 n# }3 B6 J( w3 X8 x+ N I0 W& O0 E$ M' a 中国很多企业,如中国交通集团旗下的中国路桥公司和中国港湾公司,还有中国中铁公司等,在非洲、东南亚、东欧等世界各地,成功拿到不少基建项目,为我国企业包括桥梁制造企业和当地政府和民众取得双赢局面。例如在印度尼西亚,主跨为434米的苏腊马都大桥(SuramaduBridge),是由中国路桥公司带头融资、设计及建造总承包的项目。在印度尼西亚计划中,长29公里,包括两座主跨各为2200米的巽他海峡大桥(SundaStraitCrossing),相信会成为大家的下一个大目标。
, C4 W" R3 `7 f0 U7 I* x 众所周知,有幸参与兴建旧金山新海湾大桥的“美国桥梁公司”,虽然为美国老牌公司,但其母公司则为台湾的“大陆工程公司”(ContinentalEngineeringCorporation),也是刚开工,位于苏格兰的福斯新桥建造联合体中一位成员。可以想象,上海振华重工由于和“美国桥梁公司”有过良好的合作经验,也会有很大机会参与“福斯新桥”的桥梁制造工作。所以入股或收购国外桥梁建造公司,也是走出国门的主动性行为,当然如何管理收购后的公司,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0 z9 @0 d* \9 z! a' ]9 Q% z2 X
收购海外企业,以前有收购美国IBM电脑制造,最近有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拟斥资151亿美元,收购已合作两年的加拿大上市油气公司“尼克松”(Nexen)。业内人士表示,收购可令中海油产品增加,探明储量增加,并可通过“尼克松”掌握油砂、页岩气等资源的开采技术。这可达到产量增加,技术提升双赢的局面。/ q# F3 N- c) c8 g+ N2 e& T, g1 ~# a8 H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国桥梁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要以提升质量为目标,服务好国内市场,主动出击,走出国门,发挥自己的优势,以“质量第一,价钱相宜”的理念,争取世界桥梁建造市场的更大占有率。这将会使我国桥梁界的制度和文化发生很大改观,我们现在已具备这样的条件。望桥梁企业同行多考虑、多发挥,争取更多双赢的机会。
) M* h- i* t0 i (编辑/厉姗姗)
! w f6 s% \: a ]& _ 作者简介:6 X- E0 e% v; Y: i$ L6 H/ Z$ i3 ^( g
刘正光博士,香港著名土木、桥梁工程师。曾在香港理工大学、英国萨瑞大学读书获桥梁硕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行政人员领导材能”文凭。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服务于香港特区政府超过35年,负责不少市区桥梁和道路设计,建造及维修工程。1990年出任青马大桥总工程师及青衣至大屿山干线工程管理处,处长,直接主持三条属于世界级水准的悬索体系桥的建造工程,分别是青马大桥、汲水门大桥及汀九大桥。曾任昂船洲大桥设计,国际比赛,技术评审专家组长。随后任香港土木工程署,署长,兼矿务处处长;主持与建设香港迪斯尼乐园基建工程。2002至2003年,为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现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任理事及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香港公路学会,前会长。泛美工程院外藉院士;1998年获茅以升桥梁大奖及詹天佑奖,2004年被清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 O! L' p7 ~! ~; V7 }- p; k$ l2 a#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