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的一段记忆像噩梦一般在无数国人的心中留下了难以名状的疼痛。然而,这段记忆也伴随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修桥、炸桥、护桥、守桥的故事诉说着中国国民万众一心、英勇奋战、赶走侵略者的历史,同样让人刻骨铭心。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忘记伤痛,那段记忆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过去,一头面向未来。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桥梁】发挥生命价值 现在的卢沟桥 - Z* M+ @' |( }2 ]- Q
卢沟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遂即,日军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从而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6 r' L N# }! D( s) ]: v$ J2 A3 m钱塘江大桥开工典礼
4 C! ?2 a: ~- x. M) E/ l4 x; m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
! D. h" c: b3 y, ]; \) k钱塘江大桥 9 A, p! x% g1 L8 |7 z
钱塘江大桥:淞沪激烈会战之际,11月12日,上海遭到沦陷。1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钱塘江大桥的两座桥墩被毁坏,五孔钢梁折断,落入江中。最终,钱塘江大桥在通车的第89天瘫痪在日寇侵略的烽火中。 卢沟桥上的枪声,钱塘江大桥被炸毁,是桥之殇,也是国之殇,它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血泪和灾难。造桥是爱国,炸桥更是爱国。危难之际,道桥工程师用智慧和生命铸就的大桥,为民族的生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9 i8 [ d( c) Z/ ]5 x1 f: l9 ~# _
【桥魂】挺起民族脊梁 滇缅公路路线示意图
J" z" d6 |# J% c1938年,滇西人民艰苦卓绝地修筑了被称为抗日战争输血管的滇缅公路,同时在畹町河上建起了第一座单孔石拱桥,45万多吨国际援华物资就是从滇缅公路通过畹町桥运往内地,有力地支援了国内的抗战。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之时,为保障滇缅公路畅通,中国的10万远征军踏过畹町桥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第二座畹町桥是1946年修建的钢架桥,成为中缅边境的一个重要的出入境通道。那是1956年2月,正在缅甸访问的周总理与缅甸吴巴瑞总理,从缅甸九谷经畹町桥步行入境,赴芒市参加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此次外交活动,奠定了中缅勘界的基础,是我国和平外交史上的重要一页。 为适应中缅经贸发展的需要,1993年拆掉了钢架桥,由中缅两国政府共同建造了带人行道的双车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第三座畹町桥,全称为畹町九谷桥。作为桥的功能,畹町桥尽忠尽职,接送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前线,盟国援助中国抗战的军火物资也经此入境,以平均每分钟驶入一辆车的负荷一度成为中国唯一的“生命之桥”。桥给人希望,而岁月却给桥斑驳,尤其桥上留下的血泪之痕,也给特殊年代的它带去了荣耀。 , V$ r# s) ?$ [" R" p$ a f2 d
被炸毁后的惠通桥 * o; u- F' k3 ?" o7 H0 M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这些桥上发生的故事都显得异常悲壮和惨烈,还有一些,还不为人所知。油管桥,为滇西抗战输送的汽油,成为了滇西抗战胜利的基础; 惠通桥,被中国远征军炸断,阻挡了怒江以西的日军战火向昆明、重庆等地蔓延;功果桥,成了炸不断的桥,保障了滇缅大道运输物资通道的畅通;畹町桥,见证了那段中国人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的辉煌历史。 80年的漫长岁月,一座座大桥早已是人们心中如同标志一般的存在,它更是一座架起中华民族气节的桥梁,让每一个国人都为此感到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