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桥梁》杂志编委会理事会年会、桥梁发展论坛暨桥梁科技创新成果展在武汉顺利举办
文/桥梁网
10月21日,由《桥梁》杂志社主办,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的“2017《桥梁》杂志编委会理事会年会、桥梁发展论坛暨桥梁科技创新成果展”(以下简称“杂志年会”)在享有“九省通衢”之城——武汉成功举办。
本次杂志年会为期两天,现场有来自国内外建设、管养单位52家,设计咨询单位30家,施工总承包单位20家,高校及科研单位30家,软件、材料、装备及制造单位100家,媒体及其他单位30家,特邀嘉宾400余人,行业代表300多人,四海宾朋700余人济济一堂,可谓盛况空前。
交通运输部原部长黄镇东,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胡希捷,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海涛,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政策研究室主任周伟,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景全,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永斌,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工程管理处处长张竹彬,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姜友生,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丁峰,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黄成造,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侯金龙,奥雅纳工程顾问院士、董事、全球桥梁总监NAEEM HUSSAIN,国际桥梁抗震工程协会主席颜文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理事长葛耀君,国际桥协副主席、同济大学桥梁系主任孙利民,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秘书长肖汝诚,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秘书长赵君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峰,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经理由瑞凯,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黔灵,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忠胜等领导莅临会议现场。
交通运输部原部长黄镇东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胡希捷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海涛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政策研究室主任周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景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永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姜友生
奥雅纳工程顾问院士、董事、全球桥梁总监NAEEM HUSSAIN
香港奥雅纳顾问公司副董事及总工程师杨毅
国际桥梁抗震工程协会主席颜文晖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理事长葛耀君
国际桥协副主席、同济大学桥梁系主任孙利民
本次年会桥梁发展论坛开幕式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忠胜担任主持,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峰分别致欢迎词。本次年会主要探讨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行业发展方向,提出思想引领性的、有借鉴指导意义的、有突破创新的解决方案,搭建中外桥梁人思想碰撞的平台。 论坛主要围绕“桥梁创新与发展”,在桥梁新材料的应用、桥梁施工信息化与智能化、大型桥梁施工的管理策划、桥梁关键技术与创新、装配式桥梁发展、BIM技术在桥梁领域的应用、桥梁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一带一路”与桥隧工程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
周伟总工程师在致辞中说到:“目前在世界上已建成的主跨跨径最大的前10座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和梁式桥中,我国分别占有7座、6座、6座和5座。众多为人称道的桥梁已成为中国建造、中国交通的靓丽名片,也成为国家形象的靓丽名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桥梁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周伟提出,要认真分析桥梁发展的规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研究出今后桥梁建设发展的方向,同时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重视桥梁建设运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第二,要重视科技创新对桥梁发展的支撑作用;第三,要重视桥梁全寿命周期。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在致辞中提到:实现交通强国的目标,实施区域结构化的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都需要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桥梁工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和承载着强国战略的历史使命。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峰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经理由瑞凯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黔灵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总经理杨忠胜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秘书长肖汝诚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秘书长赵君黎
在21日上午桥梁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缪昌文院士与我们探讨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示范与应用;中国工程院李建成院士结合当前信息时代,系统总结历次新技术推动下的工程科技发展状况与规律,分析了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及科技创新带给人民日益便捷的生活方式;中国工程院欧进萍院士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了桥梁结构全寿命健康监测与运维管理、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奥雅纳工程顾问院士、董事、全球桥梁总监NAEEM HUSSAIN、香港奥雅纳顾问公司副董事及总工程师杨毅以文莱大桥为例,分享了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开展的诸多研究和取得的创新成果。国际桥梁抗震工程协会主席颜文晖博士探讨了基于可恢复性的美国公路桥梁减灾措施;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鸿,介绍了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建设技术创新与实践;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鹏程,结合中交二公院近年来设计的几座大桥,分享了在跨江大桥、山区桥梁等特殊结构的设计与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及实践经验。通过近十年中国桥梁技术的进步,展示了一座座极具科技创新的中国桥。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桥梁设计院副院长南军强以沌口长江大桥为例,系统介绍了大桥采用的大吨位“弹性+阻尼”复合式阻尼器,并分享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诸多关键技术;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驻中国代表李英博士,以厄勒海峡通道的管理模式为例,分享了该项目成功的“伙伴关系”管理理念;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副总经理尹海卿,通过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为例,分享了目前岛隧工程的整体建设情况和进展,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创新成果;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桥梁事业部总经理陈晓虎,分析了近些年重庆城市轨道交通专用跨江大桥的建设进展;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总工程师陈鸣以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工程为背景,阐述了短线匹配预制技术在大跨变截面箱梁中的突破与应用;AECOM中国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副总裁杨文武,结合国际基建工程发展实例,着重分析了大型基建项目专业化工程管理模式与全过程技术咨询模式;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秘书长赵君黎,分享了中国桥梁人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发挥自身作用的思考,提出了技术、资本与管理结合的发展理念;不同风格的主题内容,不拘一格的演讲方式,将桥梁发展论坛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鸿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鹏程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桥梁设计院副院长南军强
AECOM中国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副总裁杨文武
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驻中国代表李英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副总经理尹海卿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桥梁事业部总经理陈晓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总工程师陈鸣
21日下午举行了《桥梁》杂志编委会、理事会年会,“一带一路”桥梁文化论坛,平行论坛:桥梁发展论坛。编委会、理事会年会由《桥梁》杂志编委、副理事长葛耀君担任主持。首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秘书长、《桥梁》杂志编委会副主任肖汝诚对杂志近年的发展和整体情况给予了肯定,肖老师说:杂志创刊至今,已经走到了第14个年头,在历届编委的关心和指导下,《桥梁》杂志逐渐成长,已初步实现了将文化、人物、理念、思想融入到桥梁技术中,成为了一本综合性强,视角独特,可读性好的刊物,并被桥梁人所认可,同时以刊物为依托,开展了桥梁学术交流,桥梁人物评选,桥梁创新成果展,桥梁创新大赛等系列活动,为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编委会、理事会年会上,首先是10位嘉宾陆续做五分钟精彩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总结了桥梁建设当下最为突出的问题,并探讨了桥梁工程海洋环境下防腐的战略意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宜言,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城市装配式桥梁应发挥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美国AECOM副总裁、技术总监李和兴,以印度孟买正在建设中的跨海工程为例,分析了超大型跨海工程建设的诸多挑战,并总结了建成超大型跨海工程的必要因素。国际桥协副主席,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主任孙利民,通过自身对土木工程教育的理解和认知,分享了桥梁工程师的教育职业化与国际化理念;《桥梁》杂志编委、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张强,分享了桥梁工程师要用哲学的观点去思考如何建桥;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桥梁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昀,交流了BIM技术在桥梁建设管养全过程应用的一些思考;《桥梁》杂志编委、AECOM中国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副总裁杨文武,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带给中国工程界全面参与全球化基础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机遇;《桥梁》杂志编委蔡俊镱,结合当前信息共享与便捷的阅读形式,诠释了桥梁专辑与杂志APP未来的发展趋势;《桥梁》杂志社社长、总编杨志刚,回顾了《桥梁》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提出未来报道和推动方向是中国桥梁工程师团队走向和融入国际桥梁界,并强调把中国桥梁的“好”传播到世界是杂志未来十年的使命;在年会的尾声,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方岽清,用音符演奏了一曲《港珠澳大桥》。作曲家酝酿3年,倾情弹奏,打动了会场每一个人,令无数人热泪盈眶。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宜言
美国AECOM副总裁、技术总监李和兴
《桥梁》杂志编委、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张强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桥梁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昀
《桥梁》杂志编委蔡俊镱
《桥梁》杂志社社长、总编杨志刚
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方岽清
随后,在“一带一路”桥梁文化论坛上,演讲人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开始,全面且系统的讲述了其背后的机遇和挑战;“财新传媒世界说”总经理赵静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分析了出海中企如何在海外赢得良好的舆论环境。前瞻的议题热点,互动交流反响如雷。
“财新传媒世界说”总经理赵静
22日上午举办了2017桥梁技术及产品创新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针对不同类别的技术及产品,经过组委会层层选拔,45家参赛企业最终21家入围决赛。决赛预演当天,组委会邀请了50位专家进行评选投票,最终获得45张有效票,根据综合投票结果,评选出了6家企业获得“桥梁技术及产品创新应用奖”。与会代表评价说:这种创新大赛组织的形式和内容的展现非常好,给予了行业新产品新技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
颁奖嘉宾及获奖企业合影
除了理论与观点的激情碰撞,与会者还考察了二航局承建的武汉沌口长江大桥,共同交流中国桥梁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观武汉沌口长江大桥
本次论坛首次将“会、展、赛”相结合,展位接近150个。论坛旨在研究桥梁工程建设中的重点、热点技术问题,探讨行业发展方向,总结我国桥梁建设的技术创新成果,为促进桥梁技术创新和发展,推动我国桥梁建设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此次年会的活动内容有理念、有观点,更有实践案例和行业思考。报告内容既有院士们带来的前沿技术,也有中外大型工程、超级工程的创新实践与管理精髓。不仅有桥梁技术创新,还有“一带一路”及桥梁文化方面的话题,让桥梁人的思路更加开拓,眼界更加高远。 2017《桥梁》杂志编委会理事会年会、桥梁发展论坛暨桥梁科技创新成果展的成功举办,为中国桥梁的建设理念梳理、为创新发展引领、这中外桥梁人的思想碰撞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本刊记者:江北
美编:欣钰 审校:郭海龙 于抒霞 廖玲
|